送教下鄉活動反思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送教下鄉活動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送教下鄉活動反思1
6月13日,我校迎來了送教下鄉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有三位老師分別給我校幼兒小朋友上了音樂課《我愛小動物》、多樣的親子活動以及一次針對幼兒家長的講座,而我在這一次的學習中受益匪淺。何海霞老師的這節課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老師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注意挖掘旋律美、節奏美。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中,通過“開火車”游戲,“小手拍拍”游戲充分地感受了歌曲旋律美;《我愛小動物》歌曲中,教師范唱并用拍出節奏,讓幼兒有了學唱歌曲的強烈愿望,之后老師啟發學生加入動作表演,使學生在想象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這節音樂課,目標簡單明確,準備充分實用,教學過程主次有序,教學手段多樣,一改往日教念歌詞,學唱歌曲的常規,而采用游戲導入,用生動的活動內容,轉而引到教學的主要內容上來。是十分新穎的教學手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張彥平老師組織的親子活動時間雖然短暫,但我仍然感到非常高興,也很激動,此次活動不只是孩子們玩的開心,家長們也在游戲中重溫童年。張老師分別組織了“小腳踩大腳”、“猜猜我是誰”、“踩氣球”、“小腳穿大鞋”、“搶椅子”這五個親子活動,大家都做到隨喊隨到,所以按步驟、有計劃的逐步完成準備工作。這次活動拉近了家長和寶寶,家長和老師的心,是個有意義的活動。整個活動環節緊湊,家長們都很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來,整個游戲過程中競爭氣氛很濃。
這次活動不僅讓小朋友之間多了些許默契,也讓家長之間多了不少溝通,真誠希望幼兒園多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快樂。
最后,張愛花老師講解了《家園共同體的建構——幼兒園家長工作組織形式與策略》,主要講解了教師要理解家長,有針對性地多進行溝通,同時要在溝通過程中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然后利用這些家長資源,開創家園互動合作,在這些過程中老師要注意交流的語言藝術。這些都值得我去學習,幼兒園、家庭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兩大教育資源,所以我們急需要與家長溝通,與家長共同策略,協調進行幼兒教育,這樣才能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整個送教下鄉活動結束了,而我得到的啟示是震撼的,在我以后的'教學和活動中又有了新的指引。
送教下鄉活動反思2
20xx年x月x日,我校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跟隨送教下鄉的老師來到了xx中學,聽了xx老師和xx老師的同課異構的課,各位優秀教師上的實實在在的數學課堂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首先,各位老師語言親切和藹,消除了學生對陌生老師的心理隔閡,它能有效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課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靈深處。xx老師課堂語言幽默,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感受數學的樂趣。通過簡單明白的通俗語言,讓學生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把如何學習數學做的然于心。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課堂其實并不難,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積累,就能做一個善于學習數學的人。而xx老師講授的數學課,讓我豁然開朗,心想:數學課原來可以這么上,可以這么活潑生動趣味盎然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教師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做到“先學后教、師導和學生討論相結合,這是xx老師老師所執教的數學課的給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而xx老師用自己上課前的一個真實的事例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如,我們在課堂上,就看到了老師每次的解題方法指導扎實有效,相當到位,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學生真的是學有所得。
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農村學生,加上是外校老師來上課,學生不敢大膽發言,條理不夠清晰。但我們聽課老師能通過您在教學活動中的語態、引導、評價、調控等方面看到上課的教學功底。
總之,這次工作室組織的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
【送教下鄉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教師送教下鄉培訓總結(通用5篇)08-14
春節公益送對聯活動總結02-21
區域活動反思10-24
教研活動反思08-31
美術活動教學反思03-07
小小雞活動反思11-03
大班活動《鉛筆》反思10-23
大班教育活動反思10-09